蒼時弦也
蒼時弦也
資深軟體工程師
發表於

說好的 Modern Web 2015 心得

今年原本以為沒有機會參加,不過運氣很好的在申請學生專案的時候順利通過審核。

這次的活動由 iThome 主辦,相較過去社群主導舉辦的研討會有許多地方變得不錯,但也有許多地方變得更差。 變得好的地方大概就是行前通知蠻勤勞的(雖然捷運出口寫錯 XD)還有會有工作人員協助安排位置這幾點都是很不錯的,不過相較於過去社群主導的情況,我認為還是社群比較有經驗應該多多跟社群合作去處理這些問題。

至於變差的部分,單純覺得是「想學社群的模式卻沒有學好」的感覺,今年我雖然有感受到一點點社群的感覺但是整理來說還是很企業的,雖然沒有什麼不好,不過工作人員的選用讓我覺得有點微妙。司儀跟主持人都很生疏而且咬字不清,有餘剩的時間也沒有幫忙講者確認是否有人想提問跟控制時間。

另外一個算是心願吧,希望活動能像社群活動一樣是快樂的!開場的時候有說到「來參加這個活動是來休息的」如果單純地聽演講其實沒有太大休息的效果,今年可能是會眾組成的關係所以大家都不太能放開的笑(社群場很常見,也許只是剛好今年講者都不搞笑)另一方面也許是 iThome 的活動本身有濃厚的企業場次味道,大家不敢笑(以前參加過一次微軟的 Hackathon 大家也都不敢笑,下面一排微軟主管壓力很大 XD)

整體來說不算太差,只是我真的蠻糾結主持人不會主持的問題啊 XD (介紹時講點有趣的東西可以幫助講者舒緩心情,結束的時候配合講者善用時間就夠拉~)

另外就是有朋友聊到,議程安排都是把「同類型」放同一時間,據說不少人因為只聽得懂某一類(Ex. 前端、設計)結果變成聽完一個時段後就不知道能聽什麼,選要聽哪個的時候也很難決定(都想聽,仔細想想我也是這樣 XD)

然後正文開始,糾結這個好像沒用 XD

我今年就回家發正念祈禱 iThome 下次會導入社群的團隊幫忙他們辦吧!

今年請到了不少重量級人物,不過直接聽英文還是有點吃力(傷心)雖然好像漸漸可以聽懂了(有進步)下面就開始討論每場的心得吧 XD

JavaScript at 20 Years

這場 Keynote 是由 JavaScript 之父 Brendan Eich 所帶來的演講,這次兩位語言的爸爸都是介紹他們自己語言的歷史以及未來展望,第一場就聽英文其實還是蠻吃力的,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漏掉不少。

這次最讓我感興趣的是 JavaScritp 的 Macro 功能,因為一整年都在做畢製的關係從 C++ 裡面體驗到了不少 Macro 功能的好處,在介紹到 Sweet.js 的時候我就非常感興趣想要去體驗看看(不過目前還沒有時間玩看看 XD)

另外就是現場打遊戲很有趣,把 Unity3D 跟 Unreal Engein 4 所生成的遊戲都跑過一次,雖然沒有像原生的遊戲可以讀到很高的材質效果,但是對已經陷入遊戲開發坑的我來說算是各種輕切吧 XD

網頁字型與排版

今年我似乎蠻擅長選冷門坑的,大概是會眾結構問題吧(抑或是大家抉擇問題)其實我很想去聽 Redis, another step on the road 這場,但是身為後端之前我還算是個前端(另外是也順便等下一場演講)

字體其實對網頁設計的影響很大,這場演講不愧是專門研究字體的大大。在這方面的講解上很清晰地去解釋了 Webfont 的應用以及中英文的使用,對我來說算是有很大的啟發。而隨著對字體深入的了解,也注意到不少在文字應用上的問題。至少從經驗來看,文字對設計的影響真的很大,過去一直受現在網頁能用的自己真的很痛苦(現在則是祈求 Windows/Mac/Linux 字體渲染效果統一)

整體來說有是很有收穫的一場演講,至少我知道我以後不用再「特地」去調整 letter-spacing 以及在何時需要增加行高。

「DevOps的日常」

DevOps 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到底是在做什麼呢?其實我一直搞不太懂,不過經過這次的介紹我總算是稍微了解 DevOps 到底在做什麼(畢竟這幾年也常聽到)

環境建置、部署、管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致上就是這些讓「開發人員」可以順利開發跟部屬的工作,對現在這個雲端的時代來說確實是一門需要討論的學問,如何快速、正確地部署到大量的機器、如何管理機器等等。這也難怪像是 DevOps、Docker 這些東西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熱門起來,畢竟這個世界需要他們。

聽說 KKTIX 現在都是用 Go 寫的

身為一個 Golang 社群高級潛水員,還是要來聽一下 Golang 可以用來幹嘛。 演講本身大致上就是介紹 Golang 在 KKTIX 是怎麼用的,算是有趣又可以讓人了解 Golang 可以怎麼用的演講。

不過看起來會寫 Golang 的人不多啊,有點擔心老爸公司下次的坑要把 Ruby 跟 Golang 混用會炸掉⋯⋯

開源之道,Open Source Enlightenment

原本以為不會喜歡這類型的演講(技術人模式)所以就到了 R1 去等下一場演講,不過沒想到意外得精彩。裡面提到了不少開源社群才懂得事情,以及講了不少在開源社群應該要學會的事情(互相包容之類的)其實很精彩,不過沒在現場果然還是會分心比較多,也許要推廣 Open Source 這個概念,應該是要用這種方式才對。

網頁設計,是你認為的好工作?—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這場很可惜,中間我就睡著了。講者一開場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講者「書讀很多」講題跟內容都算是非常有內涵的東西,不過我偏偏在開始後不久就睡著,在快結束的時候才醒。除了開頭之外幾乎沒有印象,也不知道是吃了午飯還是椅子太舒服(今年每次靠上去都會想睡)總之被我睡掉了⋯⋯

五倍紅寶石閒聊中⋯⋯

這時段的議程我都沒聽(雖然對 Arduino 有興趣,但是忘記進去拉 XD)

升大四的暑假去過五倍實習,真的是一間很不錯的公司。基本上我會推薦學弟妹或者朋友去實習,最近也有實習的計畫。一方面是推廣 Ruby 另一方面是待遇真的非常好,如果畢業後沒有要自己創業我覺得加入五倍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交通方便,晚上有社群活動還可以直接參加,超棒!)

另外就是五倍常常會有大神出沒,拼率高到爆炸推薦大家常去。先不談每次有大神出沒我都會被學校的事情卡到的問題。

The Speed & The Enthusiasm (速度與激情)

幾個朋友都跟我說這時段的講題看不懂,不知道該去聽哪場(奇怪,不是有詳細介紹可以點開?)當演講開始的時候,我內心充滿驚喜(X)這對前端來說跟神裝一樣的東西實在太強了!

Protractor 整合了 Selenium 提供 AngularJS 做測試(非 Unit Test 而是真實的在瀏覽器測試)其強大的功能讓我佩服到五體投地,後面介紹的功能也是極其強大。最棒的是,即使不是 AngularJS 也能夠做測試(晚上就馬上對自己用 ReactJS 寫的網站測試一遍)

一直以來我都很苦惱怎麼去測試使用者的操作,這次總算是找到答案了!

雖然我還沒有寫測試的習慣,最近應該會慢慢練習這件事。

第一天大致上就這樣結束了,後來有跟龍哥聊了一下為什麼沒有 IRC 跟 Hackpad 的問題,龍哥認為像是 IRC 其實很影響聽講,這點我個人非常贊同。畢竟我在第一天真的因為看 IRC 而漏掉不少訊息,至於 Hackpad 我則持保留意見,畢竟我認為寫點筆記還是需要的。

Speeding up the Web with PHP 7

第二天則是由 PHP 之父 Rasmus Lerdorf 來開始這一天的議程,一樣是從 PHP 的歷史演變開始介紹。演講本身其實挺有趣的,後面則開始介紹 PHP7 將會迎來哪些變化與擁有哪些新的功能。

今年兩位語言之父都給我一種「這個語言重生了!」的這種感覺,兩個在過去常常被人拿出來「嘲諷」的語言也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好語言,也很剛好的是這兩個語言是陪我最久的語言,算是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感。

從失敗中學習打造技術團隊

原本想去旁邊聽 Design with U.S.E.R. 這場,不過有點懶得動就繼續聽這場,畢竟也是認識的大大嘛 XD

演講中介紹到從 Junior 到 Senior 再到帶團隊然後慢慢成長的心路歷程,聽了之後真的是各種感同身受。過去這一年也是跟同學用充滿叛逆的精神(其實沒有 XD)選了學校沒教過的 Unreal Engine 跟幾個同學一起去做遊戲,從每個人因為能力不同而無法好好互相配合進度到能夠用我們自己的敏捷開發方式做遊戲,每個人都學會用版控等等一點一點地前進,然後完成作品。

這場演講對於未來要帶團隊,或者身處團隊中的一員我想是非常適合的。(應該是蠻適合今年會眾,我猜今年學生應該不多,畢竟學生要體會這些機會不多。)

安裝 Nginx 的 101 種方法/Ansible 簡介

去年的 Container Summit 這位講師的演講讓我印象很深刻,原本期待會講 Docker 結果沒有(跑錯棚 XD)不過 Ansible 我本身是蠻有興趣的,至少乍看之下比 Chef 或者其他幾款好用,可惜是用 Python 寫的(不熟,不能自己加功能)不過現在主流的 Ubuntu 本身就有 Python 的情況下,透過 Ansible 部署是挺好的選擇。

另外就是說好的 Nginx 優化好像沒有提到太多,只提了 Process 的設定而已(傷心)我以為至少會示範一次 Nginx 手動 Compile 加上調教呢 XD

不過 Nginx 這種調教要去哪裡學還真是難找,總覺得我會一點卻又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呢⋯⋯

從 React Native 看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帶來的開發典範轉移

JSDC 也是聽過這位講師的演講,不過也是蠻可惜的。因為時間的關係跟多了 React Native 蠻多內容都被壓縮,內容大致上算是 JSDC 精簡版加上更新的感覺。沒有聽到什麼新東西,就當作是複習吧 XD

不過 ReactJS 本身概念就很簡單,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討論好像也是真的。(談優化的話應該會時間不夠,所以我猜講者沒選這主題應該是這個關係)

How the East Was Won

雖然不是 Ruby 之父,但是是 Ruby 之子 XD

一位很厲害的 Ruby Commiter 也是在介紹 Ruby 不過相較兩位爸爸的介紹,就比較偏向在介紹 Ruby 社群跟核心理念的方式,而沒有對 Ruby 做太多著墨。關於這方面,其實對我來說 Ruby 社群一直都給我「大家寫得開心就好」的感覺,一種超級溫馨的概念。

所以趕快發 Tweet 寫「I like Ruby!」加入 Ruby 教吧!(不小心發到別語言,寫三次可以蓋掉喔 XD)

愛料理如何打造產品及技術團隊

這場其實是不知道該聽什麼,所以就繼續聽跟團隊合作有關的演講。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印象(講者太帥之類的?)只記得講者曾問過上傳作品的媽媽們為什麼照片看起來都這麼漂亮,原來是因為去社區大學學了 PhotoShop 自己修圖 XD

另外就是我個人蠻喜歡大家都會一點其他領域的那種感覺,並不是需要能用,而是可以互相理解對方的難處會更好合作吧。

使用 React.js 協助開發 Rails 產品

聽說隔壁棚超人氣,不過這間也是坐滿滿進去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位置所以坐在很後面的地方。主要是想看看其他人怎麼搭配 ReactJS 跟 Rails 去使用,雖然沒有聽到什麼新東西,不過我偏好的用法也有人跟我想的一樣算是最大的收穫吧。

其實講者在驗證哪個做法的時候蠻認真的,不過演講的時候感覺有點混亂(想順便解釋 ReactJS 時間卻不夠好好解釋)結果就變成大家搞不太清楚在幹嘛的狀況(都只能簡單帶過沒有稍微深入解釋)不然其實去解 ReactJS 跟 Rails 搭配的問題照講者的做法應該會是現階段比較好的。

講者提到比較好的方法有兩種,我個人偏好是 Rails 只負責 API 前端部分 ReactJS 負責,兩者完全分離的架構。混在一起寫的情況其實不是很好,我想這跟 Rails 的歷史背景有關,畢竟設計的時候還沒有這樣的 Single Web Application 需求。

用戶體驗不是一個部門

今年收穫最大的也許是這場,雖然講者的語調讓人很想睡(又排在最後一場)不過我這次很努力的不要昏過去。過去我一直在疑惑 UX 到底該怎麼做,雖然看了不少書不過大多還是一種「理論」的概念。

講者就以親身的例子、團隊運作後得出的結論來當範例去解釋。也從不同的腳去去看 UX 這件事情,也是讓我對 UX 該怎麼開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今年基本上就這樣結束了,果然有技術的演講就會熱血。有經驗分享跟理論的演講就會心靈沈澱,今年大概是剛好一半一半,不是特別想寫程式也沒有特別想思考。不過還是學到了東西,之後一年大概都沒辦法參加社群活動,要當兵真是痛苦啊(遠望